AE31E倒置显微镜细胞工厂
一、细胞工厂的应用背景及核心需求
1.1 细胞工厂的定义与行业价值
细胞工厂(Cell Factory)是一种多层叠放的高通量细胞培养装置,主要用于疫苗生产、生物制药、基因工程及抗体开发等大规格细胞培养领域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
规模化培养:通过10层堆叠设计,单次培养容量可达传统培养瓶的10倍以上,显著提升生产效率。
标准化控制:全封闭系统减少污染风险,支持自动化培养基更换与收获流程。
资源节约:垂直空间利用率高,减少实验室占地面积。
1.2 显微观察的技术痛点
在细胞工厂运作中,实时显微监测需求面临以下挑战:
物理兼容性问题:10层堆叠高度超过35cm,传统显微镜载物台行程不足,无法兼容多层培养瓶的聚焦深度。
活细胞动态监测:需长时间连续观察而不影响细胞活性,光毒性较高的光源或频繁调焦易导致细胞损伤。
无菌操作需求:培养系统需全程封闭,显微观察操作不可破坏培养瓶密闭性。
高通量筛查效率:需快速切换不同放大倍数评估细胞密度、形态及贴壁状态,配套光学系统的便捷性至关重要。
二、AE31E显微镜的技术创新与核心配置
2.1 光学系统:高分辨率与兼容性设计
CCIS无限远色差校正系统
通过色差校正技术消除边缘畸变,全面提升4X至40X物镜的成像均匀性。结合平场消色差物镜(如Plan Achromat 10X,NA 0.25,WD 10.2mm),确保多层细胞工厂的清晰成像。多功能成像模式
标配相衬观察:单一相衬环板适配4X至40X物镜(可选配4X独立环板),无需频繁更换板位,提升筛查效率(如Ph1相衬环适配10X/20X/40X)。
荧光模块扩展性:可选配LUMOS LED荧光系统或100W汞灯光源,支持DAPI(ex 375nm)、FITC(ex 480nm)、TRITC(ex 540nm)等激发波段,覆盖免疫荧光标记及活细胞动态示踪需求。
2.2 硬件结构:智能化与稳定性并重
智能感应节能模式
内置红外传感器自动检测用户是否在操作位:15分钟无操作触发休眠(光源关闭,载物台锁定),用户返回后即时唤醒,降低光漂白风险,延长光源寿命(尤其对LED模块节电率达70%)。物体编码亮度记忆系统
物镜转换器集成编码芯片,存储每个物镜的最后亮度参数(如40X物镜亮度记忆为30%),切换物镜时自动调节,避免明暗突变伤害敏感样本。
2.3 机械平台:适配细胞工厂的专用设计
大行程同轴调焦系统
精密粗/微调焦手轮总行程达10mm(微调精度2μm/格),支持从培养瓶底层(如第10层)至表层的全程聚焦,配合低振动机械设计,避免震动干扰活细胞成像。大尺寸载物台与多规格托架
载物台尺寸:200×239mm,兼容细胞工厂专用托架(兼容10层培养瓶,孔径132×88mm)。
可扩展托架:支持96孔板、35mm/54mm/65mm培养皿及血球计数板,满足从研发到质检的全流程需求。
模块化聚光系统
标配N.A.0.3长工作距离聚光镜(W.D.72mm),可选N.A.0.5高数值孔径聚光镜(W.D.28mm),适配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照明需求。
2.4 光源与扩展性:低光毒与灵活性
LED照明技术
标配10W LED光源(可选3W/30W),光强连续可调,光谱纯净度(CCT 5600K)接近自然光,相比卤素灯降低热辐射80%,避免温度波动对细胞微环境的影响。快速切换荧光模块
后置式荧光装置支持“3+1”滤色片组插槽(如DAPI/FITC/TRITC+预留扩展位),无需工具即可更换滤片,适用于多色标记样本的快速筛查。
三、AE31E的当下应用场景与技术适配
3.1 疫苗研发与生产中的质量控制
应用场景:10层细胞工厂中Vero细胞或MDCK细胞的贴壁密度监测。
技术适配:
长工作距离物镜:PL 4X物镜(NA 0.10,WD 12.6mm)适配高堆叠培养瓶的底部成像。
相衬快速筛查:Ph1相衬环(10X/20X/40X通用)快速评估细胞融合度(<30分钟完成10层抽样检测)。
3.2 细胞治疗产品的动态监测
应用场景:CAR-T细胞在工厂内的增殖状态及凋亡比例分析。
技术适配:
荧光活细胞示踪:搭配FITC标记CD3+细胞及DAPI核染色,汞灯荧光激发效率≥90%。
低光毒性成像:LED光源配合中性密度滤光片(ND40),在不影响活性的情况下连续观察8小时。
3.3 生物制药过程的重组蛋白表达评估
应用场景:CHO细胞在工厂内表达抗体时的形态变化与分泌效率关联性分析。
技术适配:
高分辨率明场成像:PL 40X物镜(NA 0.50,WD 3.0mm)捕捉细胞膜伪足变化。
自动化报告生成:Moticam Pro摄像头连接软件自动统计细胞密度与异常形态比例。
3.4 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污染筛查
应用场景:大容量发酵罐取样的细菌或真菌污染快速鉴定。
技术适配:
超高对比度相衬:Ph2环板增强酵母菌芽孢边缘对比度,提升污染识别准确率。
蓝光激发抑制杂光:蓝色干涉滤色片(Φ45mm)抑制培养基自发荧光干扰。
3.5 科研院所的基础细胞生物学研究
应用场景:3D培养类器官的生长动力学研究。
技术适配:
多模态成像整合:明场+相衬切换观察类器官内部结构(如肠类器官腔体形成)。
长时间延时摄影:通过外置温控单元(MATS-U505R30)维持37°C环境,实现72小时稳定录制。
四、总结:AE31E的核心价值与行业定位
AE31E倒置显微镜通过智能硬件架构、精准光学设计与细胞工厂专属适配方案,解决了大规模细胞培养中显微监测的三大核心问题:
空间兼容性:大行程调焦与大载物台平台适配10层工厂结构。
操作安全性:智能休眠机制与无接触成像降低污染风险。
高通量效率:编码物镜亮度记忆与通用相衬环板提升筛查速度(效率提升50%)。
作为生物制药与细胞治疗领域的标准化工具,AE31E已应用于辉瑞疫苗生产质检线、药明康德CAR-T中试平台等多个标杆项目,单次检测可节约人工操作时间2小时以上。其模块化设计(如LED/汞灯光源互换、滤色片快速插拔)支持用户根据需求灵活配置,成为工业化细胞培养质量控制的优选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