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E31EF-INV倒置荧光显微镜
一、研发背景与市场需求
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深入,活细胞动态观测、多通道荧光标记技术逐渐成为细胞生物学、免疫学及病原体研究的核心工具。传统的倒置显微镜在长时程观测、多模态成像兼容性及智能化操作方面存在局限。麦克奥迪(Motic)基于多年光学仪器研发经验,推出AE31EF-INV倒置荧光显微镜及分析系统,融合无限远光学校正技术、编码自动化控制及多光谱成像能力,旨在满足高精度实验与高通量数据分析需求,填补中高端科研设备的市场空白。
二、系统结构与技术组成
1. 光学系统
核心配置:无限远色差校正CCIS光学系统,消除球差和色差,提升边缘成像清晰度。
物镜组:4颗荧光物镜(PL Fluar系列),涵盖4X到40X放大倍数(N.A. 0.13~0.65),专为长工作距离设计(1.3~17.2mm),适配培养皿、多孔板等厚底容器。
聚光镜:N.A. 0.30长工作距离聚光镜(72mm),支持明场、相衬观测。
2. 机械与智能化结构
载物台:硬膜涂层机械载物台,兼容96孔板(128×86mm)及54mm皮氏培养皿托架,支持高通量样本扫描。
转换器:5孔编码物镜转盘,记忆物镜参数并联动光源亮度调节,减少手动干预。
调焦机构:同轴粗微调旋钮,最小精度2μm,配备限位装置保障操作安全性。
节能设计:机身红外传感器可探测用户存在,自动启闭照明系统,延长光源寿命。
3. 荧光成像模块
激发光源:100W汞氙灯电源,标配DAPI、FITC、TRITC三通道滤光片组(激发/分光/阻挡波长精确匹配),支持免费更换一次激发块以适应特殊试剂需求。
滤光片切换:燕尾式推拉槽4孔位设计,快速切换荧光通道,确保多色标记实验效率。
4. 高分辨率摄像系统
传感器:sCMOS芯片(500万像素),2/3’传感器尺寸,像素尺寸3.45×3.45μm,全局快门技术减少运动伪影。
性能参数:最高分辨率2448×2048下帧率达68.3fps,支持1/30秒内灵敏度≥1146mV,满足动态过程捕捉(如细胞迁移、钙离子波动)。
兼容性:USB 3.1接口,支持Windows、Mac OS及Linux系统,保障跨平台数据互通。
5. 分析软件系统
成像模块:
动态显示模式(镜像、倒置、全屏等),实时调节曝光、伽马值及色彩校正。
虚拟网格、十字准线与比例尺叠加功能,支持线宽、颜色自定义。
多色荧光叠加:≥5通道荧光图像同步融合,提升共定位分析精度。
分析模块:
12种测量工具(长度、角度、面积等)及9种图像滤镜(模糊、锐化、浮雕等)。
自动细胞计数与阈值分割,数据直接导出Excel,简化统计流程。
支持EDF景深扩展、图像拼接及3D重构,适应复杂样本结构分析。
6. 硬件配置
计算机:Intel i7九代以上CPU/16G内存/256G固态硬盘,确保大数据量处理流畅性。
三、核心应用方向
1. 活细胞动态研究
长时间观测:红外感应节能模式可持续监控细胞生长、分裂及凋亡,避免光毒性损伤。
多模态兼容:明场、相差与荧光模式自由切换,适配药物干预、病毒侵染等时序实验。
2. 免疫学与分子诊断
多色荧光标记:支持DAPI(核酸)、FITC(抗体)、TRITC(探针)同步检测,适用于蛋白质共定位、原位杂交分析。
高灵敏度成像:sCMOS摄像头搭配软件去噪功能,提升弱荧光信号检出率。
3. 微生物与病原体研究
高通量筛查:96孔板载物台设计,结合自动拍照功能,加速抗菌药物筛选或病毒载量评估。
荧光定量:光密度统计模块支持病原体标记物的半定量分析。
4. 教学与培训
数据共享:软件内置MoticHu功能,局域网内多终端同步观察实时图像,适用于团队协作或教学演示。
四、技术优势与创新点
智能化操作:物镜编码记忆与光源联动,降低人为误差;软件一键化流程提升实验效率。
扩展灵活性:预留荧光模块升级接口,可后期加装霍夫曼、DIC等高级对比方式。
合规性与安全性:通过ISO 9001/14001/13458体系认证,EMC指令与TUV认证保障设备稳定性。
五、售后服务与支持
质保周期:3年免费保修,每年2次上门维护。
技术支持:原厂提供操作培训、软件更新及实验方法优化服务。
六、总结
AE31EF-INV倒置荧光显微镜及分析系统凭借其模块化设计、高分辨成像及智能化分析能力,成为细胞生物学、病理学及药物研发领域的理想工具。其兼容性与扩展性充分满足科研探索中的多样化需求,为前沿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