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远光瑞业官网!

快速导航

×

PA53 SCAN显微扫描

在线咨询 全国热线
0371-55605800

公司全称
远光瑞业

公司地址


邮箱:

7a16d8f1511fdc2dacf09e7425c96ba1_202503291743227894535021.png

作为MOTIC品牌旗下的高端显微镜式扫描系统,深度融合了传统显微光学技术与现代数字化扫描技术,专为高精度生物医学研究及病理分析设计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硬件架构、成像性能、智能分析及多场景应用等方面,具体总结如下:

一、硬件架构与光学系统

  1. 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(CCIS)  
    PA53 Scan采用精密无限远光路设计,确保全放大范围内像差校正的一致性,结合复消色差(APO)物镜(4X-100X),数值孔径最高达1.3,显著提升分辨率与成像对比度。电动编码物镜转换器可自动识别物镜倍数并联动光源亮度,减少人为操作误差。

  2. 全电动化控制平台
    集成电动载物台(行程≥100×100mm,精度±3μm)、电动Z轴(总行程≥45mm)及电动聚光镜,支持程序化移动和重复定位,满足大样本连续扫描需求。载物台表面经硬质阳极氧化处理,耐磨损且防液体渗透。

  3. 双光源系统与光学扩展性

    • 透射照明:柯拉照明系统配备100W卤素灯,支持明场、暗场(BF/DF)切换;内置滤色片(ND6、ND25、LBD),适配不同染色样本。

    • 荧光成像:可选配Lumos LED或汞灯光源,光谱覆盖350-700nm,支持三通道独立控制(如DAPI、FITC、TRITC滤光块组),并兼容自定义滤光片扩展。光源寿命达25,000小时,无热辐射干扰,即开即用。

二、成像与扫描技术

  1. 高分辨率双相机系统
    内置120万像素对焦相机(辅助实时对焦)与500万像素sCMOS主相机(像素尺寸3.45μm²),支持全局快门技术及高速动态拍摄(35.7fps@2448×2048)。成像模块完全内置于头部,避免外部震动干扰,确保视场无遮挡。

  2. 多模态扫描与实时拼接

    • 扫描模式:包括标准模式(快速硬件对焦)、高精度模式(逐视野对焦)、景深扩展(多层融合)及Z-层叠(3D层扫),适应不同样本厚度与清晰度需求。

    • 智能区域识别:算法自动识别有效组织区域,跳过空白区域,缩短扫描时间(15×15mm区域约30秒-3分钟);支持手动自定义扫描范围及加密保护。

  3. 图像处理与质量控制
    配备实时光强管理(10档亮度记忆)、动态拼接纠偏及JPEG2000压缩技术,确保全幅图像无缝拼接与高效存储(单文件容量可控在数百MB级)。

三、智能分析与软件生态

  1. Visiopharm AI分析平台

    • 预训练模型库:内置120+即用型APP,覆盖免疫组化、荧光定量、细胞核分割、微血管分析及RNAscope/FISH评分等,支持骨骼、肝脏、神经等多组织特异性分析。

    • 深度学习扩展:基于U-Net、DeepLabV3算法,用户可通过圈选样本训练自定义模型,实现复杂结构的精准分割(如粘连细胞、组织异质区域)。

    • 多参数输出:导出阳性面积百分比、H-Score、细胞计数、荧光强度分布等数据,兼容Excel、TSV格式及TIFF/PNG图像标注。

  2. 综合管理软件

    • Motic Scanner:一键式全自动扫描控制,支持多玻片批量处理(最多6片)及宏图像导航;

    • DSAssistant:数据库管理模式,支持多格式图像(TIFF/JPEG/BMP)及文档(PDF/Office)在线预览,具备图层标注导出与交互式数据追溯功能。

四、应用场景与优势

  1. 病理学研究
    全片扫描(WSI)结合AI分析,适用于肿瘤组织分级、免疫组化定量(如HER2/ER/PR)、原位杂交(FISH)探针统计及PD-L1表达评估,显著提升诊断可重复性。

  2. 细胞生物学与药物开发
    高通量细胞计数、亚细胞结构(核/膜/质)荧光共定位分析,支持药物毒性筛选与代谢研究;EDF景深扩展功能应对厚样本(如类器官)三维成像挑战。

  3. 科研定制化需求
    开放式滤光片插槽与模块化设计允许升级偏振、DIC等观察方式,满足材料科学、神经形态学等跨学科研究需求。

五、核心配置与扩展性

  • 工作站:搭载至强W-2223 CPU、RTX 3090显卡及128GB内存,保障大数据量实时处理;

  • 兼容性:支持Akoya/10x Genomics等多平台数据导入,符合实验室信息化整合趋势。

综上,PA53 Scan系列以其全电动化硬件、多模态成像及AI驱动分析,构建了从样本扫描到数据挖掘的一体化平台,尤其适用于精准医学、转化研究及高阶病理诊断领域,显著提升科研效率与结果可靠性。